核心提示:硬盘出现故障的机率虽然不大,但由于硬盘是PC电脑中唯一的数据存储设备,因此出现故障之后如果解决不当,极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令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的损失相当严重。其实硬盘出现硬件故障的几率比较小,一般是硬盘寿命到了或者

硬盘出现故障的机率虽然不大,但由于硬盘是PC电脑中唯一的数据存储设备,因此出现故障之后如果解决不当,极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令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的损失相当严重。其实硬盘出现硬件故障的几率比较小,一般是硬盘寿命到了或者经过严重的损坏才会产生硬盘硬件故障,所以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所遇到的大部分硬盘问题都是软性故障,硬盘软故障只要处理得到,很容易就能得到排除。
硬盘故障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软故障和硬故障。今天,笔者重点介绍一下软故障。所谓的软故障,大多数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最常见的有:与硬盘连接的线路有误、cmos有错误、还有分区表错误和比较难缠的“逻辑锁”问题。
与硬盘连接的线路错误
线路松动致使电脑自检无法检测到硬盘或者无法启动硬盘,是最简单最常见的问题,此问题不管是菜鸟或者大虾们也无法避免的,解决问题笔者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就不再陈述,大家只要拨拨线头就行了,举手之劳而已。因为现在硬盘比较便宜,所以很多朋友会买给自己的爱机加装个硬盘。但是当两个硬盘连接在同一个IDE口的时候机器却无法进入系统,此时应该首先考虑到自从跳线的问题。把两个硬盘一个设置为主盘、一个设置为从盘,而主从跳线的连接电路在每个硬盘上都会有标识的。(当然,对于目前主流的SATA硬盘便省去了这一步比较麻烦的设置,电脑会自动识别装有系统的硬盘,不必动手进行设置)。
CMOS错误
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知道,主板的cmos是存储电脑硬件最基本信息的地方。其亦包括存储硬盘的类型、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每道扇区数、寻址方式等信息,对硬盘参数加以说明,以便计算机正确访问硬盘。所以,当CMOS因故掉电或发生错误时(启动时一般会提示“CMOSChecksumError”或类似信息),硬盘设置可能会丢失或错误,硬盘访问也就无法正确进行。这种情况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就必须重新设置硬盘参数,在BIOS使用“自动检测硬盘类型”(HDTypeAutoDetection)的功能,一般也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此外,在BIOS里设置时,硬盘模式设为默认的“LBA”,因为如果设置为其他的模式,在读写硬盘时会出现错误,甚至会导致硬盘数据丢失,而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分区表错误
分区表错误属于严重的硬盘错误,其主要是人为误操作或者病毒破坏做成的。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当分区表错误,甚至通过系统启动盘也无法正常识别硬盘的时候,大家不要束手无策,分区格式的话固然能够解决问题,不过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宝贵的资料也会随之灰飞烟灭。所以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应该要冷静对待,寻求最好的办法。
对于分区表故障急救的方法,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要首先查杀病毒。借助KV3000、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提供的引导软盘启动计算机,接着在DOS环境中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操作。一般来说,将引导区中残留的病毒清除之后即可恢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病毒查杀完成的话,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可用Fdisk命令修复。Fdisk不仅是一个分区程序,它还有着非常便捷的恢复主引导扇区功能,而且它只修改主引导扇区,对其他扇区并不进行写操作,因此对于那些还在使用Windows的朋友而言无疑是个非常理想的分区表修复工具。通过Fdisk修复主引导区的时候,先用启动盘启动系统,在提示符下输入“Fdisk/mbr”命令即可覆盖主引导区记录。
逻辑锁
被“逻辑锁”锁住硬盘亦是严重的硬盘故障。所谓的硬盘逻辑锁,全是被DOS的低级失误所赐。在DOS系统启动时,它会搜索所有逻辑盘的顺序。首先要找的是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它位于硬盘的零头零柱面的第一个扇区的OBEH地址开始的地方,当分区信息开始的地方为80H时表示是主引导分区,其他的为扩展分区,主引导分区被定义为逻辑盘C盘,然后查找扩展分区的逻辑盘,被定义为D盘,以此类推找到E,F,G……逻辑锁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时,总是找到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致使软驱、光驱、双硬盘都不能正常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