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脑维修 > 正文

移动硬盘发展史简介

核心提示:移动硬盘可以提供相当大的存储容量,是种较具性价比的移动存储产品。十年前国内首款USB移动硬盘正式诞生,开启大容量移动时代的来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移动硬盘所经历的技术突破设计的创新

移动硬盘发展史简介

移动硬盘可以提供相当大的存储容量,是种较具性价比的移动存储产品。十年前国内首款USB移动硬盘正式诞生,开启大容量移动时代的来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移动硬盘所经历的技术突破设计的创新都在移动存储历史上树立了重要的里程碑。本文简单介绍了移动硬盘的发展。

国内首款:USB移动硬盘正式上市

2000年,国内首款原装USB移动硬盘存储王正式上市,开启人们海量数据移动化、备份化、专业化的历史进程。10年前,移动硬盘是一个陌生的IT新名词,有着高昂的价格,复杂的技术,并以特定行业用户使用为主导。始料不及,这一“新名词”已成为今时普及最广、应用率最高、发展最快的IT产品之一。

便捷时尚:1.8英寸的发展历程

日立1.8英寸移动硬盘

2001年,首款1.8英寸移动硬盘正式登陆,外观小巧,携带方便,是市场时尚化、精致化、超薄化的代表,深受移动商务和追求时尚一族的青睐。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优化,但1.8英寸容量小、速度慢、成本贵等不足难以解决,因此目前除三星、东芝之外,日立、富士通等均以停产。

接口升级:1394火线接口推出

IEEE1394接口

2002年,移动硬盘开始应用1394接口,全称IEEE1394接口,也称为火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以及家庭数字娱乐的高速低成本的数字接口。IEEE1394接口最早是由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用于网络互联,后由IEEE1394标准化组织进行标准化而形成现行标准,接口最快传输速率达到400Mbps(约30倍USB1.1速度)。因1394为非专利产品、兼容性强、速度快、支持热插拔等优势,成为当时最主流的接口设备。

国际标准:USB1.1转向USB2.0

移动硬盘广泛使用的USB2.0接口

2003年,USB2.0开始应用于移动硬盘技术。USB全称为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由于USB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的优点,所以USB接口已经成为计算机的标准接口。USB1.1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12Mbps,USB2.0规范是由USB1.1规范演变而来的。它的传输速率达到了480Mbps,折算为MB为60MB/s,足以满足大多数外设的速率要求。并在兼容性、成本核算、传输速度等优势,因此也代替1394接口,成为目前世界最为普及的接口标准。

全面提速:7200转技术登陆

日立TRAVELSTAR7K60笔记本硬盘

2004年,日立TRAVELSTAR7K60正式登陆国内市场,开始运用于移动硬盘产品。作为世界首款项7200转8M缓存的2.5英寸硬盘产品,是最高转速的象征。K60首先使用的是FemtoSliderHead(毫微微米级滑行读写头)及FDB液态轴承技术,这不但突破笔记本硬盘一直以来的转速瓶颈,更是一个技术的升级。

接口创新:eSATA接口技术诞生

带eSATA接口的移动硬盘

2005年,eSATA接口移动硬盘开始亮相市场,eSATA全称是ExternalSerialATA(外部串行ATA),它是SATA接口的外部扩展规范,传输速度和SATA完全相同。换言之,eSATA就是“外置”版的SATA。eSATA拥有极大的传输速度优势,最高可提供3000Mb/s的数据传输速度,快速的传输速度和方便的移动能力,eSATA有着取代USB2.0和IEEE1394成为外部扩展接口的发展潜力。未来是USB3.0率先普及还是eSATA接口称霸泊祎电脑回收网小编们拭目以待。

垂直技术:SATA推动第一次产业革命

垂直记录技术原理图

你可能想看: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