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基本上不再采用;化学回收方法是指PU树脂在化学降解剂的作用下,降解成相对低分子质量的成分。化学回收方法处理PU泡沫塑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备投资大、产品成分难以控制、处理量有限、成本高、基本无经济效益,至今未见国内有关企业实际应用。开发一种经济可行的回收方法已成为PU泡沫塑料再生领域技术研究的主攻方向。目前,物理方法是再生PU泡沫的首选。

(三)再生PU泡沫的物理方法新工艺
利用硬质PU泡沫塑料,采用物理方法再生PU保温板的工艺流程见图。
废PU泡沫体→称重→搅拌→压模→脱模→熟化→切割→PU板
↑
粘合剂
图硬质PU泡沫塑料再生PU保温板工艺
.工艺过程操作要点
泡沫体粉碎颗粒大小要适中,并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定量加入某种粘合剂后搅拌要均匀;在合适的温度、压力下固化成型;经切割加工得保温板。
.再生泡沫板的基本物理参数
密度:~kg/m
压缩强度:~kPa
导热系数:.~.w/m?K
.成本概算
每立方再生PU保温板的综合成本为~元。
.再生PU保温板的用途
活动板房、夹芯门板、墙体保温、屋面铺设、家具装饰等。
.技术经济性评价
该工艺方案流程短、易操作、无污染,实现了%废料的资源化,综合成本与常规白色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相当,材料密度与强度明显提高,技术实用性较强,工程化应用前景广阔。
二、显像管玻璃的回收利用
(一)废旧显像管的结构和成分
显像管由管屏、管锥和管颈三部分组成。管屏与管锥之间用玻璃焊料焊接。管颈焊接在管锥上,因其质量很少,成分接近,一般将其质量计入管锥质量内。显像管屏玻璃中不含Pb(铅),而管锥、颈中的PbO(氧化铅)含量高达%以上,焊缝焊料中铅含量更是高达%以上。
(二)废旧显像管的回收现状
目前,我国的回收公司几乎不回收碎玻璃和显像管,致使大量废旧显像管被视作普通废弃物投入日常生活垃圾中。由于显像管玻璃中(集中在锥、颈、焊缝部位)含有%以上的重金属铅等成分,若不妥善处置,势必造成Pb等对环境安全的严重危胁和大量资源的流失。
随着数字电视、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快速推出,未来年内,将有数亿台显像管电视面临更新和被淘汰。按台电视机显像管(CRT)含铅量在~公斤测算,数亿台电视机显像管将产生上万吨铅及荧光粉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积极开发行之有效的CRT玻璃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技术已是当务之急。
(三)废旧显像管的回收利用新工艺
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利用CRT玻璃资源的最佳途径是将分散在社会上的大量废旧显像管集中回收并分离处理,交玻壳厂再造。而屏、锥的回收则是:严格分离屏、锥玻璃,并去除管屏玻璃内表面荧光粉和管锥玻璃内外表面石墨、油漆等涂附材料,将其分别当作两大类玻璃原料返回显像管厂,再对应制造管屏、管锥。
.显像管的屏、锥分离工艺
湿法腐蚀(即硝酸溶解)方法是一种经证实有效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CRT制造工业中。为了克服常规硝酸溶解玻璃焊缝时会产生NO及酸雾的弊端,如今研制出了一种被称为FST—的酸(用HX来表示),较好地避免了NO及酸雾的产生。湿法腐蚀分离屏、锥的优点是:分离面沿焊缝整齐分开,缺点是效率低,会产生废液。
目前,已经成功地开发了电热丝加热骤冷热应力分离CRT屏、锥的方法。该方法较符合我国国情,具有设备投资少、效率高、操作简单,无废液产生的优点,缺点是分离段面不够整齐。
.荧光粉等涂附材料的去除
利用玻璃不耐氢氟酸腐蚀的特点,只需将分离后的屏、锥玻璃浸于氢氟酸中片刻,即可较完全地去除显像管内外表面的所有涂附物。为了避免该方法产生酸害,如今也开发出了干式(即吸、擦等)去除荧光粉涂层的方法,但此法存在去除不完全的缺点。
荧光粉、石墨、油漆等显像管涂附材料是一种含有各种成分的危险废弃物,宜集中特别处置。
分离干净、成分清楚的屏、锥玻璃严格分类包装,送玻壳厂回炉。玻壳厂经过配料和成分调整,可再造新玻壳产品。
三、废弃线路板的回收利用
(一)线路板的组成
线路板是电子产品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板组成十分复杂,化学组分种类繁多,处理得当则有益,处理不当则对环境十分有害。电子产品用线路板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废家电资源再生技术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废线路板的回收利用现状
由于线路板的组成十分复杂,相应回收技术要求也较高,回收处置难度较大,所以在我国大部分线路板被弃之于生活垃圾中。只有广东等地的一些回收企业在国内某些地区定点收购线路板(重点是电脑、手机的主板)。
对线路板的处理,早期采用通过焚烧回收金属Cu、酸泡回收贵金属的方法,工艺落后且造成污染,目前已基本不用。取而代之的是粉碎线路板后选矿分离金属与非金属。在粉碎解离线路板和分选工艺技术、装备研究方面,国内外相关部门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物理方法资源化线路板如今已成为该领域技术方案的首选。
(三)废线路板的回收利用新工艺
物理方法回收利用废弃线路板的主要步骤是:采用适当的破碎、粉碎设备使线路板颗粒的尺寸变小,实现各种材料间的解离,然后通过相应的分选工艺实现金属和非金属的分别富集,达到分类利用的目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重力分选(如摇床)因具有设备相对简单、运行成本低、工艺过程容易控制、产生的环境问题小(循环用水且废水很少)、分选效果好(金属与非金属的分选富集率达到%以上)等显著优势,已成为资源化线路板(尤其是电视机线路板和覆铜板)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方向的首选。